托管艺术文案到底写给谁看?
写之前先自问:家长、孩子、还是投资人?家长最关心安全与成长,孩子在意趣味与同伴,投资人看重回报与品牌。因此同一份文案要分层表达:
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- 家长版:突出“双师看护+艺术熏陶”,用数据说话,例如“每日30分钟专业美术指导,提升专注力27%”。
- 孩子版:用故事化口吻,“和小象老师一起把彩虹装进画框”。
- 投资人版:强调坪效与复购,“单店满员率92%,续费率81%”。
托管班招生文案模板:四步成文法
之一步:痛点爆破标题
公式:时间冲突+艺术缺失+解决方案
示例:
“下午三点半接娃难?美术托管让孩子边画边等爸妈。”
第二步:场景化开场
“放学铃响,别的孩子奔向小饭桌,您的孩子却在沉浸式艺术教室里调颜料。一小时后,您收到一张印着孩子手印的‘今日创作’,附带老师语音点评。”
第三步:信任状叠加
- 师资:央美毕业主教+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驻场
- 安全:人脸识别接送+实时云端监控家长可看
- 课程:同步小学美术教材,外加莫奈色感训练、立体纸雕等12门延展课
第四步:行动号召
“本周报名立减200元,再送定制画材包,限前20名。”
附二维码:扫码预约试听,30秒填写孩子年级与兴趣。
高转化文案的隐藏技巧
用“未完成”激发焦虑
“如果今天不抓住色彩敏感期,**6岁以后再想补就难了**。”
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用“可视化”降低决策门槛
把课程表做成地铁线路图:红线=绘画,蓝线=书法,绿线=手工,家长一眼看懂。
用“社交货币”撬动分享
设置“小画家护照”,每完成一幅作品盖印章,集满10枚可换展览门票,家长自发晒朋友圈。
常见疑问拆解
Q:价格高于普通托管,如何说服家长?
A:把费用拆成“看护费+艺术课费”,对比外面单独报美术班还要接送,反而省钱。
Q:孩子没基础会不会跟不上?
A:强调分层教学,“零基础从线条游戏开始,有基础直接进写生组”。
Q:如何证明艺术托管真的有效?
A:每月发布成长报告,包含专注力测评、色彩敏感度雷达图,家长看得见变化。
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实战案例:三线城市校区如何靠文案满员
背景:市区已有17家小饭桌,竞争激烈。
策略:
- 重新定位:“唯一把美术馆搬进校区的托管”
- 文案钩子:放学门口发DM单,正面是空白涂色卡,背面写“涂完可免费测评孩子色感”。
- 社群运营:测评后拉家长进群,每天发15秒孩子作画短视频,第三天开始团购接龙。
结果:两周招满120人,转化率38%。
可复制的文案金句清单
- “把等待的时间变成画廊的漫步。”
- “别人在刷题,我们在刷色卡。”
- “托管不止是看管,是看得见的成长。”
最后一步:让文案自己会说话
把以上模板做成可替换字段,例如:
“{城市}首家{艺术主题}托管,{数字}位家长已验证,{限时福利},扫码领取{免费测评}。”
每次只需替换括号内容,10分钟生成新海报,适配朋友圈、电梯广告、短视频字幕等多场景。
```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