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为什么要给中班孩子设计“艺术风筝”课程?
中班幼儿(4-5岁)已经具备初步的**手眼协调**与**色彩感知**能力,但专注力仍短暂。传统风筝 *** 步骤复杂,容易挫败;而“艺术风筝”把重点放在**创意绘画+简易组装**,既保留风筝的飞行乐趣,又降低操作难度。通过课程,孩子能:

- 体验**对称构图**与**色彩搭配**的初步美感
- 在户外奔跑中**释放大肌肉能量**
- 完成一件**可带回家展示**的立体作品,增强成就感
二、材料清单:安全、低价、易取得
避免使用竹篾、刀片等危险物品,改用以下替代:
- 骨架:轻量塑料吸管或一次性筷子(剪短后圆头打磨)
- 风筝面:A2尺寸的无纺布购物袋(剪裁后自带封边,不跑线)
- 颜料:可水洗儿童广告彩或手指画颜料,避免丙烯难清洗
- 连接件:大号塑料回形针+棉线,替代传统绑线
- 装饰:彩色皱纹纸、活动眼睛、毛根,增加立体感
三、课堂流程:40分钟“三段式”节奏
1. 情境导入(8分钟)
教师提问:“风筝为什么能飞?”孩子自由回答后,教师用**两根吸管交叉**示范“风的力量”:吹气时交叉点上升,直观解释“风托住风筝”。随后展示三张不同图案的风筝照片,让孩子投票选出“最想画的图案”,激活兴趣。
2. 创作时间(22分钟)
步骤拆解:
- 将无纺布平铺桌面,四角用美纹胶固定,防止移位
- 用**粗头马克笔**勾画外轮廓:菱形、三角形或蝴蝶形均可,强调“左右两边一样”
- 颜料分区上色:先浅色后深色,避免混脏;鼓励孩子用**海绵印章**做点状纹理
- 装饰阶段:皱纹纸剪成长条做尾巴,毛根卷成螺旋当触角,回形针夹在底部做“响铃”
教师巡视三句话:
“你的颜色像在跳舞!”
“试试把蓝色和黄色碰在一起,会发生什么?”
“尾巴越长,风筝飞得越稳哦!”
3. 试飞与分享(10分钟)
带孩子到操场无遮挡区域,两两合作:一人举高风筝,一人逆风小跑3-5米后松手。试飞成功的孩子大声喊出自己风筝的名字,如“彩虹火箭”“星星鱼”。教师用即时贴记录“飞得更高”“尾巴最漂亮”等小奖项,贴在班级墙面。

四、常见疑问解答
Q1:孩子画得太乱怎么办?
提前在风筝面**轻画铅笔分割线**,如四宫格,让孩子每格填一种主色,既控制范围又保留自由。
Q2:无纺布不吸水,颜料会结块?
将颜料**稀释至酸奶浓度**,用宽刷平涂;或改用**布用彩绘笔**,直接渗透纤维。
Q3:风筝飞不起来?
检查三点:
1. 骨架是否对称(用尺子量对角线)
2. 尾巴重量是否足够(加两条皱纹纸)
3. 放飞角度是否大于45度(教师示范“高举过头”)
五、延伸活动:把风筝变成“故事书”
第二天语言课,让孩子躺在地上,举着风筝对准灯光,观察影子轮廓,编一句话故事:
“我的风筝影子像一只大鸟,它飞到云朵上吃棉花糖。”
教师将故事写在风筝背面,家长开放日时悬挂教室顶部,形成立体故事长廊。
六、家园共育小贴士
发送一张“风筝护理卡”给家长:
1. 回家后先用吹风机冷风档吹干颜料,避免暴晒褪色
2. 收纳时用报纸卷起,防止折痕
3. 周末可带孩子去公园二次试飞,拍照上传班级群,教师精选做成“风筝旅行记”电子相册
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