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班艺术活动怎么设计_小班美术课教案范例

新网编辑 27 0

一、小班艺术活动的核心目标是什么?

3~4岁幼儿处于涂鸦期向象征期过渡阶段,**“感受与表达”**比“技巧与结果”更重要。因此,小班艺术活动的核心目标应锁定在:

小班艺术活动怎么设计_小班美术课教案范例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  • **激发感官体验**:让孩子用看、听、触、嗅全方位接触材料。
  • **建立艺术自信**:不纠正握笔姿势,只鼓励“敢画”。
  • **培养基础美感**:通过对比色、大小、形状,初步感知“好看”。

二、小班艺术活动怎么设计?——五步流程拆解

1. 情境导入:用故事唤醒兴趣

问:孩子坐不住怎么办?
答:把材料藏在“魔法盒”里,教师扮演“颜色精灵”,用**“猜一猜、摸一摸”**的方式引出主题。例如:主题《彩虹雨》,先让孩子闭眼听“雨声”音乐,再摸一摸湿海绵,最后才看到颜料。

2. 材料投放:安全+开放

推荐“三无”材料:

  • **无毒性**:可水洗手指画颜料、糯米纸。
  • **无难度**:粗头海绵印章、撕不烂的皱纹纸。
  • **无限制**:除了画笔,增加**蔬菜切面、毛线头、吸管吹画**。

3. 过程指导:三不原则

教师要做到:

  1. **不示范完整作品**:只演示“点点、拖线、压印”三种动作。
  2. **不干预构图**:孩子把太阳画成绿色也微笑点头。
  3. **不匆忙收尾**:预留10分钟“二次创作”,允许孩子覆盖、叠加。

4. 展示评价:让作品“说话”

把画贴在**“矮矮画廊”**(离地60cm),请孩子自己讲:“这是龙卷风冰淇淋”。教师用**“我听到……我看到……”**句式回应,避免“真棒”式空洞表扬。

5. 延伸游戏:艺术+运动

将颜料装入喷壶,在户外大画布上“踩脚印+喷颜色”,把静态美术变成**“行走的涂鸦”**,既放电又强化大肌肉。

小班艺术活动怎么设计_小班美术课教案范例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三、小班美术课教案范例:《会跳舞的叶子》

活动背景

秋季户外散步时,孩子们对落叶形状产生好奇,于是生成一堂**“自然材料拓印”**课。

活动目标

  • 认知:认识叶脉的**“线线”**与**“洞洞”**。
  • 技能:尝试**“盖印+刷色”**两种拓印 *** 。
  • 情感:体验“叶子跳舞”的想象乐趣。

准备清单

新鲜树叶若干、海绵块、颜料盘(黄、橙、绿)、A3卡纸、湿巾、背景音乐《风中的树叶》。

活动流程

  1. **唤醒经验**(3分钟):教师举起一片落叶,问:“它像什么?”孩子答“小船”“饼干”。
  2. **探索拓印**(10分钟):
  3. 之一次:叶背朝上,海绵块蘸颜料**“轻轻按压”**。
  4. 第二次:叶面朝上,用粗笔刷**“扫过叶脉”**,观察颜料从缝隙渗出。
  5. **想象添画**(7分钟):鼓励孩子在叶印周围**“画风”“画雨点”**,让叶子“飞起来”。
  6. **分享故事**(5分钟):孩子把作品贴在“大树墙”,集体创编故事《叶子去冒险》。

教师观察要点

  • 哪些孩子**反复按压**?——说明他们喜欢“因果”效果。
  • 哪些孩子**只选暖色**?——可能处于“色彩情感期”。
  • 哪些孩子**拒绝弄脏手**?——提供**“小夹子”**作为过渡工具。

家园联系卡

附一张**“家庭版”**操作图:用芹菜根、洋葱圈做拓印,并提示家长**“拍照记录过程,不纠正结果”**。


四、常见疑问快问快答

Q:孩子把颜料吃进嘴里怎么办?
A:提前选用**可食性手指颜料**(酸奶+色素),并告知孩子“颜料是画画朋友,不是食物”。

Q:班上能力差异大,如何分层?
A:设置**“双区”**——基础区提供大刷子和整片叶子;挑战区提供小棉签、碎叶和胶水,让孩子自由流动。

Q:作品太抽象,家长看不懂?
A:在作品右下角贴**“孩子的原话便签”**,例如“这是火箭的烟”,家长秒懂。


五、延伸资源包

  • 绘本:《点》《蜡笔小黑》——强化“不完美也精彩”。
  • 音乐:《动物狂欢节》选段——配合“音乐涂鸦”。
  • APP:Toca Boca“Paint”——虚拟涂鸦后,再在现实画布复现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