组织生活会提建议怎么写_组织生活会建议有哪些

新网编辑 21 0

为什么组织生活会提建议如此重要?

组织生活会是党内政治生活的“体检表”,**提建议不是挑毛病,而是帮组织“活血通络”**。如果建议提得空、提得虚,会议就容易沦为“表态秀”;反之,**一针见血、切实可行的建议**能推动支部补短板、强弱项,真正实现“红脸出汗、排毒治病”的效果。

组织生活会提建议怎么写_组织生活会建议有哪些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---

组织生活会提建议的四大核心原则

  • 政治性:紧扣党中央最新精神,不偏离大政方针。
  • 针对性:聚焦本支部、本人、本岗位的突出问题。
  • 建设性:给出可操作的改进路径,而非单纯批评。
  • 时效性:结合年度重点任务,避免“翻旧账”。
---

常见误区:这些“建议”等于没说

误区一:戴高帽式建议
“希望支部继续发扬优良传统”——看似表扬,实则空洞。

误区二:甩锅式建议
“希望上级多给资源”——把责任推给外部,回避自身能动性。

误区三:模糊式建议
“理论学习要更深入”——没有衡量标准,无法落地。

---

高质量建议的“五步法”

之一步:对标对表找差距

先学一遍《 *** 》《准则》和 *** 总书记最新讲话,**列出“应该做到”与“实际做到”的落差清单**。例如:对照“三会一课”制度,发现本支部今年有两次未按时召开支委会。

第二步:用数据说话

避免“部分党员积极性不高”这类表述,改为:
“第三季度主题党日参与率78%,低于全系统平均92%,缺席人员集中在窗口岗位。”

组织生活会提建议怎么写_组织生活会建议有哪些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第三步:剖析根因

连续追问三个“为什么”:
为什么窗口岗位缺席多?→ 因为排班冲突。
为什么排班冲突?→ 因为未建立党务与业务协调机制。
为什么未建立机制?→ 因为支委分工不明确。

第四步:给出“工具箱”

建议需配套解决方案,例如:
“建立‘党务+业务’双报备制度:窗口党员提前一周报备值班表,支委统筹调整会议时间。”

第五步:设定可验证的节点

明确“谁来改、改到什么程度、何时验收”。如:
“由组织委员牵头,12月底前试行双报备制度,参与率目标提升至90%,并在明年1月组织生活会上通报结果。”

---

不同角色的建议侧重点

普通党员

侧重**自我革命与日常监督**:
“建议支部建立‘微问题’即时反馈渠道,例如设置匿名二维码,收集对服务态度、办事效率的意见。”

支委成员

侧重**机制完善与资源整合**:
“建议将‘学习强国’积分与评优挂钩,每月公示排名后10%党员,由优秀党员结对帮扶。”

组织生活会提建议怎么写_组织生活会建议有哪些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党支部书记

侧重**顶层设计与文化引领**:
“建议把‘我为群众办实事’从活动升级为制度,设立‘党员领办项目库’,每季度评选‘金点子’案例。”

---

如何让建议“被听见”?

提前沟通:会前与关键同志交换意见,避免会上“突然袭击”。
分类打包:将建议分为“立行立改”“限期整改”“长期攻坚”三类,降低执行心理负担。
闭环管理:会后三天内形成《建议落实清单》,明确责任人,下次会议首先通报进度。

---

参考模板:三个可直接套用的建议案例

案例一:理论学习形式化

问题:集中学习读文件多,互动研讨少。
建议:采用“1+1+1”模式——每次学习安排1名党员领学、1名党员评学、1个业务案例研学,下月起试行。

案例二:批评与自我批评辣味不足

问题:自我批评“理论学习不系统”,相互批评“工作太忙注意身体”。
建议:提前发放《批评意见表》,要求至少提出1条具体事例,例如“某次群众投诉处理超时2小时”。

案例三:青年党员培养断层

问题:35岁以下党员仅占12%,且无人进入支委。
建议:启动“青苗计划”,选拔3名青年党员担任书记助理,列席支委会,参与议题筹备。

---

如何持续优化建议质量?

建立“建议复盘库”:每次组织生活会后,将采纳的建议及成效整理成案例,次年会议前组织学习,形成“提出—实践—优化”的良性循环。
记住:更好的建议不是让组织“满意”,而是让组织“改变”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