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宁最早出现在史书中的名字是什么?
晋兴郡,东晋建制,治所在今南宁城区,这是“南宁”可追溯的最早行政名称。 ——建制沿革:从晋兴郡到邕州再到南宁府
- 东晋大兴元年(318年)设晋兴郡,属广州。
- 唐贞观六年(632年)改称邕州,设邕州都督府,**“邕”自此成为南宁代称**。
- 元至元十六年(1279年)置邕州路,后改南宁路,“南宁”一名首次出现,意为“南方安宁”。
- 明洪武元年(1368年)设南宁府,辖境涵盖左右江流域。
- 民国二年(1913年)废府留县,1949年12月成立南宁市,**1958年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**。
古代南宁为何能成为岭南重镇?
地理咽喉:左江、右江、邕江三江交汇,顺流可抵广州、出海;陆路北上桂林、西接滇黔,天然交通节点。 军事屏障:昆仑关、镇南关(今友谊关)扼守中越通道,历代屯兵积粮。 商贸通道:唐宋起即设博易场,与交趾(今越北)交易马匹、香料、海盐,**“盐马古道”**由此兴盛。 ——南宁有哪些历史遗迹至今可见?
1. 昆仑关战役旧址
1939年冬,中国军队在此歼灭日军精锐第5师团大部,现存**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**、战壕遗迹。2. 扬美古镇
宋代形成圩市,明清时期因左江航运繁盛,保留魁星楼、清代民居、三界庙等**200余栋古建筑**。3. 南宁古城墙残段
始建于明洪武年间,原有“九门九楼”,今民生路、朝阳路交汇处尚存**约50米青砖墙基**。4. 伏波庙(马援庙)
纪念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,现存清代重修大殿,**庙内碑刻记录历代水患治理**。5. 广西土司遗址·莫氏土司衙署
位于南宁市郊,明代莫氏家族世袭土司,**三进院落、公堂、牢房保存完整**,展示羁縻制度实物。 ——南宁在近代史上扮演了什么角色?
太平天国策源地之一:1851年,石达开、萧朝贵部经南宁北上金田,**本地天地会众数千人响应**。 辛亥革命邕城起义:1911年11月,同盟会员刘崛率新军攻占南宁府署,**广西率先脱离清廷**。 抗战大后方与前线交汇点:1939—1944年两度沦陷,又两度收复,**西南运输线“桂越公路”起点**。 广西解放的钥匙:1949年12月4日, *** 从南宁进入市区,**标志广西全境解放进程完成**。 ——南宁民族文化融合体现在哪些历史细节?
语言:城区老派南宁白话保留唐宋中原音韵,又融入壮语、粤语、平话借词,**“冇”“咁”等字音独特**。 建筑:三街两巷骑楼群既有岭南式拱廊,又饰以壮锦纹样,**1930年代商号“广信号”“南生”**仍可见中西合璧立面。 节庆:每年三月三,青秀山对歌延续千年歌圩传统,**“龙母诞”则源自西江流域水神信仰**,在南宁河段形成盛大巡游。 ——为何说南宁是“没有城墙的古城”?
传统城池多以墙垣为界,而南宁自民国起陆续拆墙筑路,**“九门九楼”仅存地名**:朝阳门(今朝阳路)、镇江门(今民生码头)。 城市肌理却保留下来:- **邕江曲线**依旧勾勒老城轮廓;
- **解放路—民生路—朝阳路**构成的“三角圩”仍是商业核心;
- **望火楼**(1928建)替代城楼成为制高点,俯瞰骑楼连绵。
如何一天看懂南宁两千年?
上午:广西博物馆看“瓯骆遗粹”展,**羽纹铜凤灯、翔鹭纹铜鼓**见证骆越文明。 中午:步行至三街两巷,在骑楼下吃老友粉,抬头辨认“南宁府正堂”界碑。 下午:驱车昆仑关,登阵亡将士墓园,俯瞰古驿道,体会“一夫当关”之势。 傍晚:返回邕江夜游,从民生码头出发,**灯光秀将古城墙遗址、现代桥塔连成时空走廊**。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