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古人也这么会“整活”?
答案:因为幽默不分年代,古人吐槽、翻车、摆烂的本事一点不输现代人。

皇帝也翻车:当九五之尊遇上“社死”现场
案例一:晋景公“掉坑”事件
晋景公姬獳某天腹胀,急着如厕,结果一脚踩空,直接栽进粪坑。侍从们七手八脚把人捞上来,还没等太医赶到,这位国君已经“驾崩”。堂堂一国之主,死因竟如此尴尬,史官都不好意思详细写,只用“陷而卒”三个字草草带过。
案例二:明武宗“豹房”抓猫
朱厚照在紫禁城旁建“豹房”,本想养猛兽显威风,结果某天心血来潮,非要亲自下场抓一只御猫。猫没逮到,反被挠得满脸花。第二天上朝,大臣们看着皇帝脸上的“战绩”,憋笑憋到内伤。
文豪的“黑历史”:诗仙、词圣也摆烂
李白:醉酒捞月,差点“水遁”

传说李白在采石矶饮酒,见江中月影,高呼“月亮我来接你!”扑通一声跳下去。幸好船夫眼疾手快,把人拖回船上。后世文人却美化成“骑鲸飞升”,当事人若听见,估计得再醉三天。
苏轼:被贬路上也不忘“嘴炮”
苏轼被贬海南,路过广西,当地官员故意刁难,只给一间破庙。苏轼提笔在墙上写:“此地睡觉甚香,蚊子三百,跳蚤一千。”第二天官员一看,气得胡子翘,却又无可奈何。
民间高手:古人如何“整活”不带重样
1. 唐朝“段子手”张鷟
张鷟在《朝野佥载》里记录:某书生赶考,夜宿破庙,听见两鬼聊天。甲鬼说:“咱们吓唬他!”乙鬼答:“别闹,这人穷得只剩胆,吓破了你赔?”书生第二天把这段写成段子,居然高中探花。

2. 宋朝“外卖鼻祖”
汴京有酒楼推出“跑腿服务”,顾客只要喊一声“逐时施行”,小二立刻骑马送餐。某次大雪,送餐小哥迷路,把羊肉汤送到宰相家。宰相一喝,惊为天人,直接给酒楼题匾“天下之一汤”。
官方吐槽大会:史官的“阴阳笔法”
《史记》里的潜台词
司马迁写《项羽本纪》,表面夸项羽“力能扛鼎”,实则补刀“学书不成,学剑又不成”。一句话把霸王黑成“四肢发达,头脑简单”。
《资治通鉴》的“冷幽默”
司马光记南朝宋顺帝禅位,写“帝泣而弹手指”,表面是悲伤,实则暗示“你小子巴不得快点下岗”。后世读到这里,纷纷感叹:官方吐槽,最为致命。
古人如何“摆烂”?摆烂界天花板操作
1. 竹林七贤“躺平”指南
刘伶出门带锄头,吩咐随从:“死便埋我。”路人以为他疯,其实人家在演行为艺术。朝廷征召做官,他直接躺进酒坛:“我已泡在编制里。”
2. 明朝“摸鱼大师”严嵩
严嵩当权时,公文堆积如山。他发明“拖字诀”:小事压三天,大事压三十天。下属问:“急件怎么办?”严嵩答:“急?急就烧掉,省得心烦。”
冷知识:古人也玩“谐音梗”
1. 唐朝“杨国忠”变“杨国输”
安史之乱前,民间流传歌谣:“杨国忠,杨国输,输了江山输人头。”杨国忠听见,气得满城抓人,结果越禁越火。
2. 清朝“和珅”谐音“河伸”
百姓编顺口溜:“河伸(和珅)一伸手,黄河水倒流。”暗讽和珅贪得无厌,连河道工程款都敢吞。
如何把这些梗用在现代?
1. 职场版“严嵩拖字诀”
领导催方案?回一句:“正在严嵩式审核,三十天后见。”(慎用,可能扣绩效)
2. 社交版“李白捞月”
朋友吹牛过头,可以调侃:“兄弟,你这故事比李白捞月还玄幻。”既损又雅,对方还挑不出错。
3. 家庭版“晋景公”警告
厕所玩手机太久,家人敲门:“想当晋景公第二?”瞬间清醒,保命要紧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