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宋是怎么灭亡的?
南宋亡于蒙元三路夹击、内部腐败、经济崩溃三大主因,1276年临安陷落,1279年崖山海战陆秀夫负幼帝投海,标志南宋彻底覆灭。
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南宋的疆域与都城变迁
疆域为何比北宋缩水近三分之一?
北宋末年“靖康之变”后,淮河以北、陕西关中、燕云十六州尽失,南宋只能以秦岭—淮河线为界,西南仅剩四川盆地,东南沿海成为生命线。
都城为何从临安到福州再到崖山?
- 临安(杭州):1138年正式定都,依靠钱塘江与运河维系漕运,商业繁华却易攻难守。
- 福州:1276年临安陷落后,端宗赵昰在福州称帝,仅半年即被元军逼退。
- 崖山(广东江门):最后的行朝,依托海上补给,却因张弘范火攻全军覆没。
南宋经济为何被称为“世界最富”?
海外贸易如何撑起半壁江山?
市舶司年入200万贯,泉州、广州、明州三大港口连接 *** 、东非,瓷器、丝绸、茶叶换取香料、象牙,形成“海上丝绸之路”。
纸币“会子”为何引发通胀?
为弥补军费,朝廷滥印“会子”,13世纪中叶贬值至原面值的1/10,民间弃用纸钞,回归铜钱与实物交易。
军事上为何屡战屡败?
岳飞的“连结河朔”战略为何被废?
岳飞主张联合北方义军“直捣黄龙”,却因“莫须有”罪名被害,南宋失去收复中原的唯一机会。
孟珙的“藩篱三层”防线为何崩溃?
- 四川山城防御:余玠筑钓鱼城等堡垒,拖死蒙哥汗,但后继无人。
- 荆襄战区:孟珙死后,吕文德贪腐,襄阳被围六年粮尽投降。
- 江淮水师:刘整叛变献“夺船夺江”之策,元军练水军破长江天险。
文化为何能登峰造极?
理学如何成为官方哲学?
朱熹集大成“存天理灭人欲”,1241年理宗钦定为科举标准,影响东亚七百年。
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宋词为何分“豪放”与“婉约”?
- 辛弃疾:“醉里挑灯看剑”——北伐壮志未酬的悲壮。
- 李清照:“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”——乱世飘零的女性视角。
南宋灭亡的深层逻辑
为何说“崖山之后无中国”?
元军屠戮江南士族,“九儒十丐”政策摧毁精英阶层,华夏文明之一次整体断层,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据此提出“唐宋变革论”。
如果南宋迁都台湾能否延续?
当时台湾尚未开发,瘴疠横行,且元军已掌握“水师+骑兵”立体战术,即使渡海也难逃追击。
后世如何评价南宋?
明代王夫之痛斥“南宋君臣偷安江左”,而近代梁启超却赞其“华夏文明之光,照耀世界”。或许正如陈寅恪所言:“华夏民族之文化,历数千载之演进,造极于赵宋之世。”
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