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春旧称有哪些_长春历史名称大全

新网编辑 18 0

为什么长春会有这么多名字?

翻开东北地方志,你会发现“长春”二字并非自古就有。从肃慎部落的“喜都”,到渤海国的“隆州府”,再到辽金元明的“宽城府”“宽州”“宽城子”,每一次政权更迭、民族融合、地理变迁,都会给这片土地贴上一张新的名片。正因如此,**长春旧称多达十余个**,每一个名字背后都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。

长春旧称有哪些_长春历史名称大全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先秦至隋唐:从“喜都”到“扶余府”

  • 喜都:肃慎语“茶啊冲”的音转,意为“天鹅栖息之地”,被视为长春最早的城名。
  • 扶余府:唐代渤海国在此设扶余府,管辖范围涵盖今长春、农安一带,成为东北政治军事重镇。

这两个名字为何消失?随着渤海国被契丹所灭,行政中心北移,“扶余府”逐渐被史书淡化。


辽金元:宽城子、隆州府、宽州轮番登场

辽代:宽城子

契丹人把这里称作“宽城子”,因伊通河沿岸地势开阔、便于屯兵而得名。**“宽城子”一名沿用近三百年**,至今长春老城区仍有“宽城”区,保留了这一历史印记。

金代:隆州府

金灭辽后,升宽城子为隆州府,成为上京会宁府南面的军事屏障。此时长春一带女真、契丹、 *** 杂居,城市规模迅速扩大。

元代:宽州

蒙古人简化了地名,将隆州府降为“宽州”,隶属辽阳行省。由于战乱频繁,人口锐减,“宽州”逐渐退化为驿站。


明清:长春厅、长春堡、新立城的三重奏

明初:亦东河卫

永乐年间,明廷设亦东河卫,管辖伊通河流域,但卫所制度松散,实际影响力有限。

长春旧称有哪些_长春历史名称大全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清嘉庆:长春厅

1800年,清 *** 设“长春厅”,取“四季如春”的吉祥寓意,**首次出现“长春”二字**。厅治最初在今日的新立城镇,后迁至宽城子。

民间俗称:长春堡

百姓口语中常把厅治所在称作“长春堡”,与官方文书里的“长春厅”并用,形成有趣的“官民双轨”现象。


伪满时期:新京的十四年

1932年,日本关东军扶植伪满洲国,将长春定为“国都”,改名“新京”。“新京”成为当时亚洲规划最现代化的城市之一,拥有完善的环形放射道路、地下管网和仿照东京的“帝宫”建筑群。1945年日本投降,“新京”复名“长春”。


容易被忽略的别称与民间叫法

  1. 白龙府:传说辽圣宗在此射杀白龙,民间附会出的浪漫名称。
  2. 宽城街:清末商埠地兴起后,百姓把老城区统称“宽城街”,与商埠地的“长春大街”相对。
  3. 汽车城:1956年之一汽车制造厂投产,长春因“解放牌”卡车闻名全国,此绰号沿用至今。
  4. 北国春城:现代旅游宣传语,借“长春”字面之意,突出冬季冰雪与夏季凉爽的双重特色。

一张表看懂长春历史名称演变

历史时期官方名称民间俗称得名原因
先秦喜都茶啊冲肃慎语“天鹅之地”
唐代扶余府扶州渤海国行政中心
辽代宽城子宽城地势开阔
金代隆州府隆州军事重镇
元代宽州宽城驿驿站功能
清嘉庆长春厅长春堡吉祥寓意
伪满新京国都政治象征
现代长春市汽车城工业特色

如何快速记住这些名字?

把长春历史名称编成口诀:
“喜都扶余宽城子,隆州宽州长春厅;
伪满新京十四载,汽车春城到如今。”
每句七个字,押韵易背,**一分钟就能串起三千年地名史**。


这些旧称今天还能找到痕迹吗?

  • 宽城区:保留了辽代“宽城子”的印记。
  • 新立城镇:长春厅最早的厅治所在地,镇中心仍有清代衙署遗址。
  • 新民大街:伪满“新京”的中轴线,两侧满是日式“兴亚”风格建筑。
  • 一汽厂区:1953年奠基时仍沿用“长春”之名,却孕育了“汽车城”的新绰号。

下次走在人民大街上,不妨想想脚下这片土地曾经叫过“喜都”“宽城子”“新京”……历史并未远去,只是换了个名字,继续生长。

长春旧称有哪些_长春历史名称大全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