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川历史大全_有哪些必知朝代

新网编辑 24 0

银川最早叫什么?

银川最早的官方名称是“怀远”,始见于北周建德三年(574年)设怀远县,治所在今兴庆区掌政镇一带。民间口传更早的称呼还有“饮汗城”,据说是匈奴语“水边之城”的音译,但无确切文字佐证。

银川历史大全_有哪些必知朝代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西夏为何把首都定在银川?

李元昊选择兴庆府(今银川老城)为都城,核心原因有三:

  • 黄河灌溉:河套平原可供养十万军马与百万人口。
  • 贺兰山屏障:北阻突厥,西拒吐蕃,易守难攻。
  • 丝路咽喉:向东可通北宋,向西直达河西走廊,商贸税赋丰厚。

1033年升兴州为兴庆府,八年后再升“东京”,成为西夏政治、军事、佛教中心。


明朝为什么放弃银川城?

明洪武五年(1372年),冯胜追击北元残部至宁夏,因“粮饷不继、城大难守”,**一把火烧毁唐宋故城**,将居民南迁至灵州。此后银川老城废墟沉寂近二百年,直到永乐年间才在旧址东北角重筑“宁夏镇城”,规模仅为西夏都城的四分之一。


清代满城与汉城是什么关系?

雍正年间,清廷为镇戍西北,在银川老城西北三里另筑“满城”,专驻八旗兵及家属;原明代镇城改称“汉城”。两城之间以“新南门”相通,形成全国少见的“双子城”格局。乾隆三年(1739年)大地震,满城几乎全毁,汉城也倒塌大半,后合并重建为今天的银川老城。


民国时期银川为何两次改名?

1928年,宁夏正式建省,省会驻地“宁夏县”与省名重复,遂取“银色的川地”之意改称“银川”。1947年又短暂设立“银川市”,但1949年 *** 入城后一度恢复“宁夏县”,1958年宁夏 *** 自治区成立,最终定名银川市并沿用至今。

银川历史大全_有哪些必知朝代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银川有哪些至今可见的历史遗迹?

  1. 西夏王陵:九座帝陵二百余座陪葬墓,被誉为“东方金字塔”。
  2. 承天寺塔:西夏皇太后没藏氏为珍藏佛舍利而建,高十一层。
  3. 鼓楼:明代宁夏镇城中心,清代乾隆震后重建,券洞上方嵌“声闻四达”巨匾。
  4. 南薰门:俗称“小天安门”,实为明代宁夏镇城南城门楼,1953年依北京城楼样式包砖大修。
  5. 海宝塔:始建年代无考,现存为乾隆年间重修,塔身四面十二级,风格融合汉藏。

银川地名里的历史密码

走在银川街头,许多街巷名仍暗含历史:

  • 富宁街:清代满城正黄旗驻地,原名“府门街”,民国雅化为今名。
  • 宗睦巷:明代宗室聚居地,清改称“总墓巷”,1950年代改现名。
  • 利群东街:旧称“柳树巷”,因清末山西商帮在此设“利群社”而得名。

银川为何被称为“塞上湖城”?

这一称号并非现代营销,而是历史延续:

早在汉代,银川平原就利用黄河开“秦渠”“汉渠”,形成七十二连湖。西夏时期,皇家在城西修建“金波湖”,泛舟赏荷。清代乾隆年间,宁夏知府赵本植疏浚唐徕渠,将多余水汇入“宝湖”“西湖”,形成“城在湖中、湖在城里”的景观。今天阅海、鸣翠湖、北塔湖等,都是古渠系的遗存。


银川在丝绸之路上的真实角色

多数人只知西安、敦煌,却不知银川同样是丝路要道:

  • 北线草原丝路:从银川北上,经石嘴山跨黄河,可达蒙古高原。
  • 灵州道:唐代首都长安至凉州(武威)的捷径,比陇山道缩短三百里。
  • 西夏时期:银川成为丝路贸易中转站,波斯、 *** 商人用琉璃、香料换取西夏青白盐。

1985年,银川新华街出土波斯银币与 *** 玻璃器,印证了这一历史。

银川历史大全_有哪些必知朝代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银川历史冷知识

1. “银川”二字最早见于明代《嘉靖宁夏新志》,指黄河冲积平原的银色盐碱地,而非城市名。
2. 西夏王陵的陵塔原为七层八角密檐式木塔,蒙古灭夏后焚毁,只剩夯土核心。
3. 宁夏府城曾有“六楼”:鼓楼、钟楼、玉皇阁、财神楼、火神楼、魁星楼,如今仅存前三座。
4. 银川话里保留大量西夏语借词,如“尕”(小)、“胡墼”(土坯)。
5. 1933年马鸿逵主政宁夏,为修飞机场,将西夏皇城遗址夷平,导致大量西夏文物永埋地下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