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中国皇帝爱“微服私访”,而英国国王却爱“乔装平民”?
中国明清两代,**“微服私访”**被演绎成一种帝王体恤民情的浪漫桥段;同一时期的英国,**“乔装平民”**却常是国王逃命或找乐子的手段。看似相似,实则动机大不同。

- 中国皇帝:以**“体察民情”**为名,实则强化皇权神秘性,顺带收集地方官黑料。
- 英国国王:亨利八世曾扮成**“普通骑士”**混进酒馆,只为验证贵族们是否背后说他坏话;查理二世更离谱,1666年伦敦大火时,他穿上破旧外套帮市民提水桶,只为挽 *** 心。
中英两国“最离谱的税”分别是什么?
问:中国历史上最让人哭笑不得的税?
答:清朝的**“辫子税”**。留辫子要交钱,剪辫子也要交钱,地方官靠此创收。
问:英国历史上最奇葩的税?
答:1696年威廉三世推出的**“窗户税”**。房子窗户越多税越高,导致百姓干脆把窗户砌死,至今伦敦街头还能看到**“盲窗”**遗迹。
古代中英“打假”手段哪家强?
中国:唐朝“市券”与宋朝“印花”
唐朝长安东市,凡交易奴婢、牲畜必须持官方**“市券”**,盖红印防伪造;南宋临安更先进,茶叶包装贴**“会子印花”**,撕毁无效。
英国:13世纪“面包烙印”与“啤酒尝酒棍”
伦敦面包师若缺斤少两,会被强制在面包上烙**“黑心”**印记;啤酒掺水?官方品酒师用**“尝酒棍”**蘸酒尝一口,不合格直接倒掉并罚款。
“下午茶”真的是因为英国公爵夫人饿了吗?
传说19世纪贝德福德公爵夫人安娜常在下午四点饿得慌,便让仆人端茶配点心——这故事流传甚广,但**真相更现实**:当时英国上层晚餐时间推迟到晚上八点,贵族们下午无所事事,**“茶+社交”**成了打发时间的新时尚。中国文人则早在宋代就有**“点茶斗茶”**,不过比拼的是茶艺而非社交。

中英“最倒霉的使节”:一个被扣十年,一个被当猴耍
- 中国:明成祖派**郑和副使王景弘**出使斯里兰卡,因拒绝跪拜当地国王被扣十年,最后靠唱中国戏曲感化看守才逃回。
- 英国:1793年**马戛尔尼**觐见乾隆,因不肯行三跪九叩礼被安排看“猴子骑羊”表演,暗示“英使如猴”。更惨的是,他带来的蒸汽机、榴弹炮被锁进圆明园仓库,直到1860年英法联军抢出来才重见天日。
“伦敦塔乌鸦”与中国“故宫御猫”:谁才是皇家真·打工人?
英国流传**“乌鸦飞走,伦敦塔倒”**的预言,至今塔内养七只乌鸦,每只剪羽并有专属兽医;中国故宫的**“御猫”**则靠抓老鼠保护文物,网友戏称**“编制猫”**。两者共同点:吃皇粮、有编制、上热搜。
彩蛋:那些穿越千年的“撞名”瞬间
中国 | 英国 | 巧合点 |
---|---|---|
明朝“万历”皇帝 | 英国“伊丽莎白一世”时期 | 同一时代,都爱**“宅宫”**——万历三十年不上朝,伊丽莎白终身不嫁。 |
清朝“道光”年号 | 英国“维多利亚”时代 | 道光穿补丁龙袍,维多利亚穿寡妇黑裙,**“节俭”**成了共同人设。 |
如果古代有朋友圈,他们会发什么?
假想一条:
【明·正德皇帝】:今天又去豹房cosplay将军,抓了个葡萄牙传教士学放炮,他说欧洲在搞“文艺复兴”?呵呵,朕的江南新戏班子才叫艺术!
定位:北京·豹房
假想另一条:
【英·亨利八世】:第六次婚礼结束,终于生了个儿子!感谢教皇不批离婚之恩,不然还没理由创“圣公会”呢~
配图:断头台背景(划掉)
定位:伦敦·格林威治宫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