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南最早的名字:泺邑
“济南”二字并非自古就有,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行政地名是“泺邑”。《春秋·桓公十八年》记“公会齐侯于泺”,这里的“泺”即指今天趵突泉一带的聚落。古人以泉为邑,泺邑因此得名。

从“历下”到“历城”:城邑与山的关系
战国时,齐国在泺邑北侧筑城,因地处历山之下,取名“历下”。秦统一后置县,改称“历城县”,“历”指历山,“城”指新筑的夯土城垣。这一名称沿用了近千年,成为济南最核心的古称。
“齐州”与“济南郡”:州郡时代的双重身份
隋代开皇三年,文帝改“齐州”为“济南郡”,首次出现“济南”二字。为何叫“济南”?
答:因地处古济水之南,故名“济南”。
此时“济南”是郡名,治所仍在历城,形成“郡县同名不同城”的有趣格局。
“济南府”确立:宋元明清的行政中心
北宋政和六年,升济南郡为“济南府”,辖历城、章丘等七县,济南从此成为山东地区的政治中心。金元时期,济南府一度改称“济南路”,但“府”的建制在明洪武元年又恢复,直至清末。
“泉城”雅号:民间口碑与文人题咏
明清以来,七十二名泉声名远播,诗人笔下常以“泉城”代指济南。这一别称虽非正式行政区划,却流传最广,甚至写入现代旅游宣传语。
近代短暂改名:1929年的“济南市”
民国十八年,国民 *** 设立“济南市”,首次出现“市”级建制,历城县治所迁往王舍人庄,城区与县域正式分治。抗战时期,日伪政权曾短暂改称“历城市”,光复后恢复“济南市”至今。

常见疑问快问快答
问:济南为什么又叫“历城”?
答:历城是县级名称,从秦到民国一直存在,范围比今济南市小,但治所同在老城区,因此常被混用。
问:历史上“济南”与“历城”哪个更早?
答:行政上“历城”更早;作为统县政区名,“济南”始于隋代,晚于“历城”八百年。
问:为何没有“济北”这一对应地名?
答:古济水北岸多为沼泽盐碱地,聚落稀少,直到唐代才置“济阳县”,但“济北”从未成为州府级专名。
附:济南历代名称一览
- 西周—春秋:泺邑
- 战国:历下
- 秦—南北朝:历城县
- 隋—唐:齐州、济南郡
- 北宋:济南府
- 金—元:济南路
- 明—清:济南府
- 1929至今:济南市
地名里的文化密码
从“泺”到“泉”,从“历”到“济”,每一次更名都映射着山川形胜与王朝更替。“泺”字带三点水,暗示泉水立国;“历”字含“止”,象征历山屏障;“济”字通“渡”,点明济水古道。读懂这些名字,也就读懂了济南三千年不离泉、不离山、不离水的城市性格。
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