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抗战历史有哪些_滇缅公路为何被称为抗战生命线

新网编辑 32 0

云南为何成为抗战大后方?

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,国民 *** 将沿海工业、高校、机关陆续内迁。云南因地形封闭、资源丰富、与英法殖民地接壤三大优势,被确定为战略后方。昆明、大理、保山等地迅速聚集起中央机器厂、西南联大、飞虎队基地,形成战时“新中枢”。

云南抗战历史有哪些_滇缅公路为何被称为抗战生命线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滇缅公路为何被称为抗战生命线?

答案:它是1942年前中国唯一连通国际的陆上通道,每月抢运1.5万吨援华物资,维系了正面战场70%的军火补给。

1937年底,为打破日军海上封锁,国民 *** 决定修建滇缅公路。路线自昆明经楚雄、大理、保山、龙陵,至缅甸腊戍,全长1146公里。沿途穿越怒江、高黎贡山,80%路段为悬崖峭壁,20万各族民工用8个月徒手凿通,被誉为“用手指抠出的公路”。

  • 1940年:日军占领越南,滇越铁路中断,滇缅公路成为唯一国际通道。
  • 1942年5月:日军占领缅甸,公路被切断,盟军改用“驼峰航线”空运。
  • 1944年9月:中国远征军反攻滇西,收复龙陵、腾冲,公路重新打通。

松山战役为何被称为“二战最惨烈山地战”?

1944年6月,中国远征军第71军对日军松山要塞发起进攻。日军利用地形构筑三层立体工事、暗堡、地道,平均每百米部署一挺重机枪。远征军先后投入10个团,历时95天,以伤亡7763人的代价全歼守敌1250人。战后统计,松山每平方公里落下炮弹4万发,山头被削低3米。


飞虎队为何选择云南作为基地?

1941年,陈纳德率美国志愿航空队(飞虎队)进驻昆明巫家坝机场。云南具备三大条件:

  1. 气候:昆明四季少雾,适合全天候起降。
  2. 地形:机场背靠群山,日军轰炸机难以低空突袭。
  3. 补给:滇缅公路可运输航空燃油、弹药。

飞虎队以云南为枢纽,先后击落日军飞机299架,保障了驼峰航线安全。

云南抗战历史有哪些_滇缅公路为何被称为抗战生命线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西南联大在云南如何延续文化火种?

1938年,北大、清华、南开三校南迁至昆明,组建西南联合大学。在铁皮屋顶、土墙教室的艰苦条件下,培养出杨振宁、李政道、邓稼先等1700余名毕业生。联大师生还参与译电、情报、气象等战时工作,梅贻琦校长曾言:“大学之道,在于培养不屈的民族脊梁。”


滇西抗战遗址群包含哪些必看地点?

1. 国殇墓园(腾冲):安葬远征军将士9618人,碑刻“天地正气”四字。

2. 松山战役遗址:保留日军地堡、战壕、爆破坑遗迹。

3. 惠通桥:1942年5月,工兵炸桥阻敌,成为怒江防线转折点。

4. 畹町桥:1945年1月,中国远征军与盟军在此会师,标志滇西全面光复。

云南抗战历史有哪些_滇缅公路为何被称为抗战生命线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云南抗战对现代边疆治理的启示

抗战期间,云南26个民族共同修筑公路、运送军粮,形成“中华民族共同体”的雏形。如今,滇缅公路已升级为中缅油气管道,腾冲口岸成为“一带一路”重要节点。历史证明:边疆的稳定,源于战时共赴国难的集体记忆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