聪石科技是谁?三分钟看懂公司背景
很多初次接触的朋友都会问:聪石科技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? 它成立于2016年,总部在杭州,核心团队来自阿里、华为与浙江大学,专注工业级边缘计算与AIoT(人工智能物联网)解决方案。 与市面上常见的消费级硬件厂商不同,聪石科技把研发重心放在高可靠、低时延、可快速部署的工业场景,服务客户覆盖电网、轨交、矿山、港口四大行业。

聪石科技产品有哪些?一张清单帮你梳理
为了回答“聪石科技产品有哪些”这个高频疑问,下面用“场景+型号+亮点”的方式列出主力产品线:
1. 边缘计算终端系列
- EdgeCube-X7:8核ARM+GPU异构,支持-40℃~75℃宽温,典型功耗仅12W。
- EdgeCube-R5:无风扇全铝机身,专为轨交车载震动环境设计,通过EN50155认证。
- EdgeCube-M3:手掌大小,内置NPU,适合无人机、机器人等移动设备。
2. AI加速卡系列
- AI-Card K8:PCIe x4,算力8 TOPS,可在现有x86服务器上“即插即用”。
- AI-Card K16:双芯片级联,16 TOPS,支持TensorFlow/PyTorch一键迁移。
3. 工业网关与通信模组
- iGate-500:5G+Wi-Fi 6双链路冗余,毫秒级链路切换,适用于港口无人化远控。
- LoRa模组 L101:10km超远距、0.1W超低功耗,解决矿山井下信号盲区。
4. 软件平台
- EdgeOS:基于Yocto裁剪的嵌入式Linux,内核延迟<10μs,支持OTA差分升级。
- ModelFarm:云端模型训练+边缘一键下发,平均节省75%部署时间。
聪石科技怎么样?从四个维度给出客观评价
技术实力:专利与标准
截至2024年Q1,聪石科技累计申请发明专利87项,其中边缘智能调度算法、工业级被动散热结构两项专利已被写入《中国边缘计算产业白皮书》。 此外,它还是国内首批通过工信部“边缘计算可信测评”的四家企业之一。
落地案例:真实场景验证
案例1:国家电网±800kV特高压换流站,部署EdgeCube-X7+AI-Card K8,实现红外测温图像实时分析,缺陷识别准确率从92%提升到99.3%,年节省人工巡检成本约600万元。 案例2:宁波舟山港5G无人集卡项目,使用iGate-500双链路网关,在5G信号遮挡区域自动切换Wi-Fi 6,保障远程驾驶延迟<20ms,单台集卡年运营时长增加700小时。
服务与支持:7×24小时工业级SLA
工业现场最怕宕机。聪石科技提供现场2小时响应、24小时备机到场的SLA,并在苏州、成都、深圳设有区域备件库。 软件层面,EdgeOS支持容器级回滚,一旦升级失败可30秒内自动还原,降低停机风险。
价格与ROI:比进口方案省30%
以EdgeCube-X7为例,同等算力下比德国某品牌便宜28%,且功耗低40%。 在矿山场景,整套AI视频安监系统(含摄像头、边缘盒、算法)的投资回报周期平均为11个月,显著优于传统人工巡检方案。

常见疑问快问快答
Q:聪石科技的产品适合中小企业吗?
A:可以。EdgeCube-M3与AI-Card K8都提供开发者套件,售价在万元以内,并附带ModelFarm的免费社区版,支持10路视频并发,足够做PoC验证。
Q:算法必须自己训练吗?
A:不必。ModelFarm内置电力、港口、矿山三大行业预训练模型,覆盖绝缘子破损、皮带跑偏、越界检测等50+场景,开箱即用,准确率普遍>95%。
Q:数据安全如何保障?
A:硬件层面,EdgeCube全系列支持TPM 2.0安全芯片;软件层面,EdgeOS启用SELinux强制访问控制,并支持国密 *** 2/3/4加密。所有日志本地留存,不上传云端。
如何快速试用?三步搞定
- 进入官网“开发者中心”,填写企业+应用场景,即可申请30天免费借测。
- 收到设备后,使用预烧录镜像通电即开机,浏览器访问192.168.1.100进入Web向导。
- 上传本地视频或接入RTSP流,选择对应预训练模型,10分钟内即可看到推理结果。
写在最后:为什么越来越多工程师选择聪石科技
在工业现场,稳定压倒一切。聪石科技把“宽温、低功耗、易维护”写进产品DNA,用真实ROI说服客户,而不是花哨的参数。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套可快速落地、成本可控、支持二次开发的边缘AI方案,不妨把聪石科技列入候选名单,先用开发者套件跑一遍,再决定是否大规模部署。
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