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十年代高科技产品有哪些_它们如何改变生活

新网编辑 19 0

雷达:从实验室到战场再到厨房

提起四十年代的高科技,**雷达**绝对榜上有名。它诞生于英国,最初被用来侦测纳粹轰炸机,却没想到几十年后竟被改造成家用微波炉。 自问自答:雷达怎么变成微波炉的? 英国工程师珀西·斯宾塞在测试磁控管时,发现口袋里的巧克力融化了,于是把玉米粒放在磁控管旁,**爆米花瞬间炸开**,微波炉的雏形就此诞生。

四十年代高科技产品有哪些_它们如何改变生活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电子计算机:房间大小的“大脑”

1946年面世的ENIAC重达30吨,占地167平方米,耗电150千瓦,却**只能每秒运算5000次加法**。 自问自答:为什么当时需要这么大的机器? 因为**真空管**取代了机械继电器,虽然体积庞大,但速度提升千倍;而**打孔卡片**输入方式,让程序员得提着成箱的卡片来回跑。


青霉素大规模生产:微生物的“兵工厂”

弗莱明1928年发现青霉素,可真正救人的是四十年代美国的**深罐发酵技术**。 自问自答:产量如何从“实验室几滴”到“吨级”? 1. 在玉米浆培养基里加入乳糖,** *** 青霉菌疯狂繁殖**; 2. 采用**无菌空气深层搅拌**,让每一升培养液都充满氧气; 3. 最终把单剂价格从20美元打到**不到1美元**。


喷气式客机:铝制翅膀突破音障

1947年贝尔X-1首次超音速飞行,用到的**后掠翼**与**涡轮喷气发动机**后来直接催生了“彗星”客机。 自问自答:四十年代客机为何仍用螺旋桨? 材料跟不上:**铝合金**耐热极限只有200℃,而喷气发动机尾焰高达800℃;直到镍基合金成熟,喷气客机才在1952年投入航线。


*** :链式反应的能量释放

曼哈顿工程把**核裂变**从理论变成20千吨 *** 当量的现实。 自问自答:钚弹为何比铀弹更复杂? 钚-239提纯需用**回旋加速器**反复轰击,再用**化学分离**去除钚-240;而铀-235只需气体扩散法,但耗时更长。


磁带录音:钢丝到塑料的革命

1940年德国工程师改良氧化铁涂层,让**磁带**取代笨重钢丝。 自问自答:音质为何突然提升? 氧化铁颗粒**均匀排列**,磁头缝隙缩小到**1微米**,信噪比首次突破50dB;BBC用它在战地录制丘吉尔演讲,**原声回放**震撼人心。

四十年代高科技产品有哪些_它们如何改变生活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彩色电视:机械转盘到电子束

1940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推出**机械彩色转盘电视**,却因画面闪烁被诟病。 自问自答:电子彩色如何实现? RCA的**荫罩式显像管**把红绿蓝三枪电子束精准打到对应荧光粉,**色度信号**与亮度信号分离传输,1949年终于实现**NTSC彩色广播**。


尼龙 *** :化学纤维的时尚风暴

1938年发明的尼龙在四十年代才量产,**一双 *** 的黑市价格**抵得上一周工资。 自问自答:为何女性甘愿排长队? 尼龙**强度是丝绸的2倍**,却轻30%;**无缝编织技术**让袜子不再脱丝,**哑光质感**在灯光下更显腿部曲线。


晶体管雏形:从矿石检波到半导体

1947年贝尔实验室的**点接触式晶体管**只有指甲盖大,却**替代了真空管**。 自问自答:它为何没被立刻商用? 锗晶体纯度需达**99.999%**,当时拉晶技术只能做到**99.9%**;直到1952年**区域提纯法**出现,晶体管才走进收音机。


四十年代高科技的遗产:今天的习以为常

这些看似遥远的“黑科技”,其实早已融入现代生活: - **微波炉**里的磁控管,是雷达的直系后代; - **手机芯片**的根基,源自晶体管的微型化; - **医用抗生素**的量产工艺,仍沿用青霉素发酵罐的改良版。 下一次按下微波炉按钮时,不妨想想:那“叮”的一声,其实是四十年代战火与实验室的回响。

四十年代高科技产品有哪些_它们如何改变生活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