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人工智能最新产品有哪些?
从年初的CES到年中的WWDC,再到秋季的各大发布会,**生成式AI硬件**、**多模态大模型终端**、**AI芯片**成为三大关键词。以下五款新品几乎覆盖了个人、企业、开发者全场景:
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- Apple Vision Pro:首款空间计算头显,搭载M2+R1双芯片,支持实时环境感知与手势交互。
- Humane AI Pin:无屏幕可穿戴设备,通过激光投影+语音完成通话、翻译、搜索。
- NVIDIA DGX GH200:256颗Grace Hopper超级芯片互联,单卡显存高达144TB,专供大模型训练。
- Meta Ray-Ban Smart Glasses:第二代智能眼镜,集成Llama 2模型,实现之一视角直播+实时AI字幕。
- Google Pixel 8 Pro:自研Tensor G3芯片,本地运行Gemini Nano,支持“魔法修图”与“通话实时翻译”。
2024年值得买吗?先看需求再谈预算
“值不值得”从来不是单选题,而是**需求×预算×生态**的乘积。下面用自问自答拆解。
Q1:个人用户真的需要AI硬件吗?
如果你每天拍照、剪视频、跨国沟通,**Pixel 8 Pro**的本地AI修图与70语种同声传译能省下大量后期时间;若你追求沉浸式娱乐,**Vision Pro**的3D空间视频与手势操控带来的体验远超传统VR。反之,只用微信、刷短视频,旗舰手机的AI加成感知不强。
Q2:企业采购该选哪类AI产品?
中小企业可优先考虑**云端API+轻量终端**:用OpenAI GPT-4o接口搭 *** 机器人,再配Meta智能眼镜做远程巡检,成本低于自建机房。大型机构若需私有化部署,**DGX GH200**的144TB显存可让千亿级参数模型全量运行,单机替代过去百卡集群,TCO反而更低。
Q3:开发者如何低成本尝鲜?
Google刚发布的**AICore**模块已内置于Android 14,开发者调用Gemini Nano无需额外付费;苹果则在Xcode 15中开放Vision Pro模拟器,Mac M系列芯片即可本地调试。两家的共同点是**“先云后端”**:先在云端跑通原型,再迁移到终端做性能优化。
价格与上市时间一览
产品 | 起售价 | 发售日期 |
---|---|---|
Apple Vision Pro | $3499 | 2024年2月(美国) |
Humane AI Pin | $699+订阅$24/月 | 2024年3月 |
NVIDIA DGX GH200 | 约$200000 | 2024年Q2 |
Meta Ray-Ban | $299 | 2023年10月已上市 |
Pixel 8 Pro | $999 | 2023年10月已上市 |
选购避坑指南:四个细节决定体验
- 地区限制:Vision Pro初期仅在美国销售,国行需等2024年底;AI Pin的eSIM频段未覆盖中国三大运营商。
- 订阅陷阱:AI Pin的24美元/月包含云算力与流量,断订后设备变砖;Pixel 8 Pro的“魔法修图”高级功能也需Google One会员。
- 散热与续航:Vision Pro连续使用2小时需外挂电池,DGX GH200满载功耗高达10kW,机房散热要提前规划。
- 数据合规:企业采购DGX GH200时,若涉及跨境传输,需同步部署NVIDIA的Confidential Computing模块以满足GDPR。
未来一年值得关注的三大趋势
基于供应链与专利情报,以下方向将在2024下半年爆发:
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- 端侧大模型小型化:高通骁龙8 Gen4将集成100亿参数NPU,手机离线跑Stable Diffusion成标配。
- AI硬件订阅化:苹果拟推出“Vision Pro+”月租计划,含设备升级与iCloud空间,降低尝鲜门槛。
- 多模态交互标准化>OpenXR 1.1与Matter 2.0协议将统一手势、语音、眼动追踪接口,开发者一次适配多端通用。
一句话决策公式
“买新不买旧,买云不买端,买生态不买单品。”把需求拆成场景,把预算拆成三年TCO,再对照上表,答案自然浮现。
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