容百科技产品开发流程_如何缩短周期

新网编辑 32 0

容百科技为何把“产品开发流程”视为生命线?

在正极材料行业,**“晚一步就丢单”**是常态。容百科技把流程拆成七段,每段都设定**可量化的周期目标**:从立项到量产≤18个月,比行业平均快4个月。缩短周期的秘诀不是加班,而是**流程前置、数据共享、风险预演**。

容百科技产品开发流程_如何缩短周期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---

七段式流程全景图

1. 市场洞察与立项

问题:怎样在立项前就把需求锁定?
答:用**“三源交叉”**法——销售端客户痛点、研究院技术趋势、供应链成本曲线三条数据交叉验证,**需求准确率从65%提升到92%**。

2. 概念设计

容百把传统“写报告”改成**“数字孪生”**:
- 用材料数据库一键生成配方
- 用AI模拟循环寿命,**减少80%试错实验**
- 48小时内输出可评审的虚拟原型

3. 小试与中试

核心疑问:如何在中试阶段就锁定工艺窗口?
答:建立**“工艺指纹库”**。每做一次实验,系统自动记录温度、气氛、粒度分布等200+参数,下一次实验直接调用相似指纹,**中试次数从行业平均12次压缩到5次**。

---

缩短周期的三大杠杆

杠杆一:并行工程

传统串行:研发→工艺→设备→质量→供应链。
容百并行:**研发第2周就把设备需求同步给装备中心**,设备设计提前6周启动,整体周期缩短20%。

杠杆二:数字化评审

过去评审靠PPT,现在用**“一页式数据看板”**:
- 关键指标实时更新
- 风险项自动标红
- 决策时间从3天缩到30分钟

容百科技产品开发流程_如何缩短周期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杠杆三:供应链前置

容百把**“关键原料锁定”**写进流程:概念设计阶段就必须签完战略采购协议,避免后期涨价或断供。

---

常见卡点与破解方案

卡点1:跨部门信息断层

破解:**“一页流程卡”**制度——每个节点输出一张A4纸,包含输入、输出、责任人、风险、决策依据,**信息传递错误率下降70%**。

卡点2:实验数据滞后

破解:上线**“实验数据自动采集系统”**,粒度分布、振实密度等关键数据**15分钟同步到云端**,研发第二天就能看到结果。

卡点3:客户变更需求

破解:设置**“需求冻结点”**——小试结束前最后一次需求确认,之后变更需VP级别审批,**需求变更次数从月均8次降到1.2次**。

---

流程落地工具箱

  • **PLM系统**:版本管理、权限管理、自动提醒
  • **工艺知识图谱**:把10年经验沉淀成可搜索的结构化知识
  • **风险雷达**:用机器学习预测项目延期概率,提前预警
---

真实案例:811高镍正极从立项到量产仅14个月

背景:客户要求6个月后交付高能量密度811。
动作:
- 第1周:市场、研发、供应链三方联合立项
- 第3周:数字孪生锁定配方,同步启动设备采购
- 第8周:中试线跑通,工艺指纹库直接复用
- 第14周:首批量产下线,比原计划提前4周
结果:客户提前锁定订单,容百获得**溢价5%**。

容百科技产品开发流程_如何缩短周期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---

未来展望:流程再压缩2个月的三个方向

1. **AI配方推荐**:把实验数据喂给大模型,**预测更优配方时间从3天降到30分钟**。
2. **模块化设备**:把烧结炉、粉碎机等做成标准模块,**设备改造周期从8周降到2周**。
3. **客户共创实验室**:让客户工程师驻场,**需求确认环节再省1周**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